亚洲杯小组赛全胜晋级八强,中国男篮淘汰赛迎真正考验
17比0梦幻开局,90比68轻取约旦,中国男篮带着三战全胜的战绩结束亚洲杯小组赛征程,以C组头名身份顺利直通八强。
“赛前我们全队上下对这场比赛准备得比较充分,比赛中的临场表现则体现出中国男篮团队作战的精神。”主帅郭士强赛后对球队表现给予充分肯定,“不管是在攻防两端的战术执行力,还是在心态和情绪的控制上,我们的球员都做得非常好。”
这是中国男篮继2015年长沙亚锦赛(亚洲杯的前身)后,时隔十年再度在该项赛事中收获小组全胜。彼时,主场作战的中国男篮一路过关斩将,捧起队史第16座亚锦赛冠军奖杯。而自那以后,曾经称霸亚洲的中国男篮再未迈过四强门槛。
因赛事成绩不再与世界杯、奥运会门票挂钩,男篮亚洲杯含金量已不复从前,大部分强队均未派出最强阵容出战。中国男篮此行同样阵容不整——除登陆NBA的杨瀚森因日程重叠选择参加开拓者队短训营外,饱受伤病困扰的周琦、张镇麟、曾凡博、崔永熙、赵继伟等一众明星球员也集体缺席。在出征沙特阿拉伯的12人名单中,有多达九人是首次征战亚洲杯正赛的新面孔。
在谈及本届亚洲杯参赛目标时,队长赵睿曾明确提出“要站上领奖台”,主帅郭士强则表态“要打一个翻身仗”。而实际上,相较于结果,通过洲际赛事检验和锻炼队伍,面对不同对手调试阵容配置,对于如今这支中国男篮而言,或许才是更重要的任务。
从三场小组赛的比赛内容来看,中国男篮的整体表现算是渐入佳境。从对阵东道主险遭翻盘的开门红,到接连大胜印度和约旦,球队在场上的稳定性和调整能力均逐渐向好。
进攻方面,三战得分均达90分及以上,虽仍有“断电”情况出现,但场均43.2%的三分球命中率,展现出球队重塑外线进攻火力的决心和成效。“平时训练我们非常注重投篮和罚篮技术,三分命中率保持稳定。”次战击败印度队后,郭士强就提到了对于进攻端的要求,“我们要求球员把握进攻机会必须坚决果断,全队的目标是40分钟比赛的得分要在80分以上。”
考虑到对手整体实力不强,比得分数据更令人欣喜的是每场比赛都有球员站出来。胡金秋、赵睿依然是“定海神针”,在攻防两端给予球队稳定支撑。年轻的王俊杰从大学直升国家队,已在大赛舞台兑现优质全能锋线的潜力。拿下第三战最有价值球员的程帅澎,用单场五记三分球证明了自己已成为球队值得依仗的射手。在半数主力缺战的情况下,拥有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显得更为重要。
当然,顺利完成小组第一的基本目标后,中国男篮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。尤其在被视为赢球之本的防守端,缺少真正的内线护筐者,以及缺乏更多破联防的有效手段,都可能成为阻碍中国队更进一步的致命因素。
即将到来的淘汰赛,面对更强的对手和更小的容错空间,中国男篮将迎来真正考验。直接晋级八强的中国队获得四天休息时间,且避开了与头号夺冠热门澳大利亚队提前相遇。1/4决赛中,中国男篮的对手将在A组第二与B组第三之间产生,大概率将是宿敌黎巴嫩队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