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岁崔永熙官宣回归CBA!亲承:我不是逃兵,两年后还要杀回NBA_防守_比赛_训练

作者:米妮小小编发布时间:2025-09-17 07:00:25阅读次数:0

“一时冲动可能会导致生涯的结束。 ”

这话从一个22岁的年轻人嘴里说出来,多少有点反常识。 我们习惯了热血故事——追梦就要头也不回,哪怕撞得头破血流。 可崔永熙不一样。

所有人都以为他会沉寂,结果他回来了,加盟广东男篮。 他说:“这不是放弃,而是理性。 ”

很多人说他怂了。

2024年夏天,他代表中国队出战世界杯预选赛时,对日本那场砍下20分,防守端锁死河村勇辉的画面还在球迷脑海里晃着。 就这么一个人,刚摸到NBA的边儿,转身就回CBA,像不像逃兵?

图片

可你细看他的话,“康复之后提升竞技水平”,这八个字藏着太多现实。 美国那边的康复体系再先进,也抵不过心理压力和不确定的合同前景。 发展联盟节奏快、对抗狠,伤没养透就上场,二次受伤风险极高。 他不想赌。 他的经纪人团队算过一笔账:如果再伤一次,可能连CBA都打不了。 而留在国内,有熟悉的医疗团队、稳定的训练环境,还能打高强度比赛保持状态。

他签的是广东男篮。

广州队上赛季卖主力、降预算,竞争力断崖式下滑。 崔永熙原本合同还剩一年,多支球队争抢,北京、上海都递了橄榄枝。 但他选了广东。 理由很直接:这里能赢球,能打季后赛,能见大场面。 杜锋的战术体系对年轻球员要求高,但成长也快。 外援巴顿、贝兹利都是NBA级别,每天训练就跟打比赛一样。

2024年12月12日,那场改变命运的比赛,他在长岛篮网对阵缅因凯尔特人的比赛中跳投落地时扭到膝盖。 当时没人意识到是十字韧带撕裂,只当是普通扭伤。 可核磁共振结果出来,赛季报销。 两周后,篮网宣布裁掉他。 双向合同的脆弱性,在这一刻暴露无遗。 没有保障条款,伤病就是终结符。 他回国后第一件事不是找球队,而是去北京的一家运动医学中心做了全面评估。

图片

所以你看,他说“理性”,不是嘴上说说。 他真把职业生涯当成一项长期投资在经营。 不像有些球员,伤一好就急着上场刷数据,结果反复拉伤,状态越来越差。 崔永熙的训练计划是按周拆解的:前两个月纯康复,第三个月加力量,第四个月开始有球训练,第五个月打队内对抗,第六个月才允许参加公开比赛。 这种节奏,在CBA其实很少见。 大多数俱乐部恨不得你今天拆线明天就上场。

他也清楚,光养好伤没用,还得打出说服力。 NBA球探不会因为你在CBA得分高就给你发邀请函。 他们看的是综合表现:防守轮转、挡拆执行力、无球跑动、抗压能力。 所以他跟教练组沟通,新赛季不追求个人数据,重点练组织和协防。 他甚至主动要求打替补,说想从角色球员做起,适应新体系。

广东队这几年也在转型。 易建联退役后,锋线一直缺人。

崔永熙的技术特点刚好补上这块短板:能持球突破,能协防护框,三分虽然不稳定,但底角接球投有潜力。 季前热身赛对深圳,他打了28分钟,拿了14分7篮板4助攻,最关键的是最后两分钟连续两个防守回合封掉了对手的突破路线,看得场边的杜锋直点头。

图片

他还记得第一次进NBA更衣室的感觉。 locker room里挂着杜兰特、欧文的名字,他坐在角落,听着队友用英语交流战术,一句话插不上。 那种孤独感,比场上被盖帽还难受。 但现在回想起来,那段日子没白费。 他学会了怎么在高压下处理球,怎么阅读职业级别的防守阵型。

有媒体问他:“你还想回去吗? ”

他说:“只要我做好自己,继续提升,相信还会有机会。 ”

这话听起来像客套,可结合他的行动,就不一样了。 他每周坚持两次英语口语课,为的是下次去美国时能跟教练直接沟通。 他订阅了NBA官网的球员数据分析报告,研究同位置球员的跑位习惯。 他甚至请了一位专门研究海外选秀机制的顾问,定期分析哪些球队在关注国际侧翼球员。

图片

别忘了,NBA每年都在变。 以前看中身高臂长,现在更看重空间型四号位和换防能力。 崔永熙正好卡在这个点上。 他不需要成为得分手,只要能把防守、策应、底角三分练出来,就有机会。

崔永熙的身体条件比他好太多了。

而且,国际赛场的机会就在眼前。 2025年亚洲杯预选赛第二窗口期9月底开打,中国队要对阵蒙古和关岛。

只要他在国家队打出高强度防守和稳定输出,FIBA官网的比赛录像自然会被球探看到。

他住在东莞体训基地的宿舍里,和年轻队员一起吃饭、训练、开会。 没有特殊待遇,也没搞什么欢迎仪式。 有记者问他会不会怀念纽约的生活,他说:“曼哈顿的地铁太挤了,还是东莞的食堂饭菜实在。

图片

有人说,他这次回来,心态变了。 以前是“我要去NBA”,现在是“我先把自己变得不可替代”。 顺序调了个个儿,境界就不一样了。

就像当年周琦从新疆回到国家队舞台,用亚锦赛MVP的表现重新吸引NBA注意那样。 路径不同,目标一致。

他手机里还存着一张照片:2024年10月,他在布鲁克林篮网主场站上球场,穿着黑白战袍,抬头看记分牌。 那一刻,他以为梦想实现了。 半年后,他躺在医院病床上,看着天花板,想着未来。 现在,他站在广东队的训练馆里,汗水滴在地板上,一堂课接着一堂课地练。 他知道,通往NBA的路,从来就不是直线。

下一个窗口期,是2026年的夏天。 那时候他23岁,正值黄金年龄。

标签:
收藏
分享
发表评论
发布
no-data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