崔康熙在中超背了黑锅?我们错怪他了,穆帅拒绝流浪者揭开伤疤_穆斯卡特_教练_战术
2025年7月,山东泰山俱乐部突然对外宣称主帅崔康熙“失联”了。 俱乐部发了公函、安排了跨国会议,却死活联系不上这位韩国教练。 中国媒体一片哗然,有人说他“骗解约金”,有人骂他“职业操守沦丧”。
半个月后,韩国媒体却爆出完全相反的剧情:崔康熙半月板严重受伤,忍痛带队比赛,多次求医被俱乐部拒绝,最后回韩国治疗竟被渲染成“玩消失”。 同一件事,两种截然相反的叙事,把中超俱乐部与主教练之间的信任危机撕开了一道血淋淋的口子。
最近,海港主帅穆斯卡特与苏超流浪者的谈判破裂,原因是他希望带完中超争冠关键战再离队,而对方要求他立即上任。 中外舆论对穆斯卡特一片赞美,夸他“尊重契约”“有情有义”。
同样涉及“教练权限”问题,崔康熙在中超的遭遇却成了“固执专横”“贪图违约金”。 这种双标背后,藏着一个关键问题:中超俱乐部到底有没有把主教练当真正的决策者?
崔康熙在中超的五年,简直是一部“背锅侠”漂流记。 2019年他刚到天津权健,俱乐部突然改名天海,连训练场都没进就被解约。 转投大连一方,半年后因成绩不佳和外援矛盾下课。 最惨的是在上海申花,他带保级队爆冷拿下足协杯冠军,却因战术被诟病“老套”主动请辞,还放弃了4500万人民币的工资。
到了山东泰山,2023年他带球队拿到双亚军,2024年却因引援权被限制,和俱乐部彻底闹翻。 俱乐部用DB平台统一引援,架空他的战术需求;球迷骂他“重用嫡系”,媒体炒作“大姐”等灰色标签。 最后连裁判都掺和进来:三年六次重大争议判罚,五次不利于泰山,崔康熙因质疑判罚被红牌罚上看台。
引援权成了崔康熙和中超俱乐部博弈的焦点。 穆斯卡特因为担心失去引援话语权而拒绝流浪者,但崔康熙在泰山队连选择外援的建议权都被削弱。 俱乐部引进了不符合他战术的洛佩斯,效果还不如崔康熙想要的卡扎尔。
同样的战术思路,崔康熙用就是“落后”,韩鹏接手后稍作调整却被夸“脱胎换骨”。 球迷一边批评崔康熙的“双高战术”单调,一边赞美韩鹏的“3中卫变革”,尽管两人用的几乎是同一批球员。
中超俱乐部管理层的短视和舆论压力,不断压缩主教练的生存空间。 徐正源在蓉城也被限制引援权,但成绩稳居前四,矛盾才没爆发。
俱乐部引援失误、成绩波动,最后都是教练担责。 甚至中国足协都因崔康熙的案例,对韩国教练申台龙担任国足主帅心存顾虑。
崔康熙被红牌罚下时说过一句话:“中国足球这样下去没有未来。 ”这句话听着刺耳,但对比穆斯卡特被赞“职业”,崔康熙被骂“老赖”,或许问题不在教练的国籍或战术,而在于中超能否真正理解什么是“职业足球”。 当俱乐部把精力放在和主教练“较量”而非专业支持时,换十个教练也只是循环重复同样的闹剧。
优质好文激励计划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