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冕冠军利物浦为何一蹶不振?分析指出斯洛特战术被明显针对克制_长传_中场_数据

作者:米妮小小编发布时间:2025-10-30 20:03:48阅读次数:0

利物浦在今日凌晨完赛的联赛杯中以0比3完败水晶宫,止步十六强。当然,这场比赛,斯洛特在赛前就已经明确表达了他将放弃联赛杯的想法——首发球员里只有凯尔克兹是本赛季的首选左后卫,替补席上一位主力球员都没有。但联赛赛场上的四连败,还是时刻提醒着球迷,这支利物浦已经出问题了。那么问题出在哪了?Opta用数据提醒了这样一件事:斯洛特战术被“长传打身后”针对克制了。

图片图源 利物浦官网:主帅斯洛特

Opta数据显示,在前九轮联赛中,利物浦面对了多达571次长传球,这是全英超最高的数字,占其总被传次数的 20.5%。伯恩茅斯则以525次排在第二。利物浦面对居高不下的长传球次数,足见各队都在用“长传打身后”的方式针对利物浦的高位压迫。

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个人能力。斯洛特曾在输球后尝试回到原来的“麦8赫”中场组合,但结果依旧无济于事。事实上,即便有维尔茨这样的新援,利物浦的中场仍在被动追球,因为对手不再与其拼传控,而是直接绕开中场,将球吊到身后去。

以与曼联的比赛为例,曼联全场75次长传,有18次成功,直接打乱了利物浦的站位节奏。每当比分落后,利物浦的压迫体系会进一步失衡,中场与防线间的距离被拉长,导致二点球控制权频繁丢失。

从数据上看,中卫组合范戴克和科纳特的空中对抗成功率分别高达78%与70%,说明问题并不在第一点,而是在第二落点——长传之后的那一下。中场球员在回收二点球时往往慢半拍,给了对手二次进攻空间,这也是利物浦在对抗长传战术时反复吃亏的核心。

更麻烦的是,这种打法还延伸到了定位球。利物浦本赛季已经在英超丢掉七个定位球,其中有三次来自边线长掷,是全英超最多。上赛季,他们整季只丢十个定位球。这种“粗暴但有效”的打法,正在系统性削弱利物浦的防守稳定性。

另一组数据更具警示意义:利物浦本赛季每场高位抢断次数从去年的8.1 次下降到6.0次。压迫效率的下滑意味着他们的战术链条被迫断裂——一旦压不住前场,后防线就要面对更多被动的长传冲击。

总而言之,利物浦并不算彻底崩盘,但他们的控制力确实被针对战术给瓦解了。连败期间的比赛往往呈现相似剧本:开场占优、控球占优,但对手一次长传或反击就能打穿。斯洛特的体系需要重新平衡风险与控制之间的关系,否则,这支卫冕冠军可能还会继续被“长传打身后”钉在战术板上。

声明:原创作品,转载请注明来源咸鱼看球,请勿抄袭、洗稿。

标签:
收藏
分享
发表评论
发布
no-data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