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米断球榜第71名!巴斯托尼踢前锋是无奈还是创新?中卫当核心_抢断_中场_巴雷拉

作者:米妮小小编发布时间:2025-11-13 08:36:26阅读次数:0

近日,关于国际米兰后卫巴斯托尼的讨论再次甚嚣尘上,只不过这次的焦点并非他的防守失误,而是《米兰体育报》一篇直指核心的文章:“巴斯托尼,你究竟是不是一名中后卫?”回溯国米对阵维罗纳的那场比赛,若非比赛最后时刻的绝杀进球,巴斯托尼在中场的这次冒失丢球所造成的防线空档,几乎就要让球队失分。然而,同一场比赛,他又贡献了三次在中前场的关键抢断,并送出两脚极具威胁的传球,这番操作,与其说是中后卫应有的职责,不如说是中场核心的典型表现。

图片

数据背后,隐藏着令人匪夷所思的真相

图片

本赛季至今,国际米兰已经征战了十一轮意甲联赛,在这期间,巴斯托尼在中前场完成了十次抢断,这一数据在全队中仅次于巴雷拉,位列第二。一个司职中后卫的球员,其抢断数竟然超越了所有中场球员,这令人难以置信。但这并非全部,他有六十三次将球安全地传导至对方的进攻三区,这项数据在整个意甲联赛中排名第六;而他的传中次数更是高达十六次,成功进入禁区,位列意甲第四。正如球迷们所形容的那样:“看巴斯托尼的热力图,他的活动范围在对方半场一片火红,而在自家禁区内,却是一片寒冷的蓝色!”

图片

那么,国际米兰为何会让他们的中后卫承担如此多的前场职责呢?答案或许有些令人心酸:球队的中场球员在抢断方面表现乏力。虽然巴雷拉拼劲十足,是全队尝试抢断次数最多的球员,但他的抢断成功率仅为百分之五十五。根据OPTA的数据统计,本赛季巴雷拉的断球次数为二十次,在五大联赛所有中场球员中仅排名第七十一位,与其“断球王”的美誉形成鲜明对比,他更像是“吊车尾”。其他中场球员的表现则更为黯淡:恰尔汗奥卢断球十三次,姆希塔良九次,弗拉泰西五次,新援泽林斯基更是只有两次。球队中场所有球员的断球总数加起来,甚至不及亚特兰大或拉齐奥阵中某一位核心球员的断球数。

图片

因扎吉的战术板,为何成了漏洞百出的战场?

图片

高位逼抢本应是国际米兰的杀手锏,然而在实际的执行中,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漏洞。本赛季,国际米兰在前场进攻三区完成了二十六次断球,其中,巴斯托尼和阿坎吉这两位中后卫就贡献了其中的六次。而中场球员呢?巴雷拉和劳塔罗各贡献了四次,其余次数则零零散散,微不足道。一言以蔽之,中场球员无法有效完成抢断任务,只能依靠中后卫压上前来填补防守的空缺。也难怪在巴斯托尼对阵维罗纳出现失误后,球迷们一边责备,一边又心疼:“一人分饰两角,谁能不累?”

事实上,这样的场景并非首次出现。上赛季欧冠客场对阵布拉格斯巴达的比赛中,巴斯托尼创纪录地触球一百四十六次,传球一百一十七次,比全队第二多的球员还要多出三十三次,最终他更是送出了关键的助攻,帮助球队以一比零的比分获胜。欧足联也因此给他冠以“递刀型中卫”的称号,而在过去五个赛季的欧冠赛场上,他已经贡献了五个助攻,且每一个都至关重要。然而,反观国际米兰的中场在欧冠赛场的表现,则显得黯淡无光。在与皇家马德里的比赛中,双方在十一打十一的情况下僵持了一百五十分钟,国米一球未进,而巴雷拉更是因为技术上的劣势而情绪失控,最终被罚下场。

球迷群体,已然割裂成两派鲜明的阵营

如今,国际米兰的球迷群体已经分裂成两个泾渭分明的派别。

一派认为,巴斯托尼的表现是一种革命性的突破。他们纷纷列举他令人惊叹的带球推进数据:上赛季,他的盘带次数高达一千六百三十三次,位列意甲第三;而他的向前推进码数则高达五千码,排在意甲第五位。

另一派则情绪激动地翻出往日的辉煌。“三冠王时期的国米,中场拥有坎比亚索那般铜墙铁壁般的抢断,斯内德那般手术刀般精准的传球。而现在呢?我们的中场在断球榜上被尤文图斯和拉齐奥甩开了不止一条街,一旦对手发动防守反击,我们就溃不成军。”

马洛塔并非没有努力过引进优秀的中场球员。例如,热那亚的弗伦德鲁普,他是一位出色的抢断高手,但球探报告却直白地指出:“技术粗糙,容易丢掉球权。”目前,国际米兰的中场存在着一个诡异的优势,那就是全队被断球的次数是五大联赛中最少的,这得益于他们精密的传控体系的兜底。如果真的强行引进一个“糙汉”,或许他能够抢下几次球,但很可能同样会丢掉两次球,从而扰乱球队的整体节奏。这也是为什么苏契奇备受球队厚望的原因之一:他的抢断效率虽然高于巴雷拉,但犯规次数也偏多,三张黄牌已经位列队内榜首。

历史的对比,残酷而真实

主教练因扎吉在最近的训练课中,总是反复强调一句话:“少一些花拳绣腿,关键时刻要敢于踢脏球!”这恰恰点出了国际米兰的老毛病:中场球员不敢进行身体对抗,不敢轻易尝试过人。根据最新的意甲数据统计,全队仅有二十六次尝试过人,在所有球队中排名倒数第五。虽然十六次的成功率尚可,但其中十三次竟然由小图拉姆、巴雷拉和苏契奇三人包办,其余球员几乎都在场上躲避对抗。在对阵乌迪内斯的下半场比赛中,国际米兰疯狂地送出了三十一脚传中,但成功率却低至百分之十六。四名前锋堆积在中路等待传球,却没有一个人敢于挺身而出进行突破。

回溯到2009-2010赛季,国际米兰正是依靠斯内德、坎比亚索和莫塔组成的中场,一路披荆斩棘,最终问鼎三冠王。而如今呢?巴斯托尼一个人承担了相当于斯内德的组织进攻任务,还要分心去帮助坎比亚索补防。马洛塔当年将中场比喻为“引擎”,如今这台引擎却屡屡漏油,迫不得已之下,只能让保险杠来充当油门,拼命向前。

在球员更衣室里,并非没有矛盾暗流涌动。上赛季,弗拉泰西在四十二场比赛中贡献了八粒进球和七次助攻,但却只有六次首发机会,他的经纪人公开抱怨球队给予的出场时间太少。然而,他又能顶替谁呢?巴雷拉是球队不可动摇的主力,而如果让他改打左路,效果也并不理想。阿斯拉尼的处境则更为尴尬:在俱乐部踢单后腰时,他显得畏手畏脚,表现拘谨;然而,一旦回到阿尔巴尼亚国家队,在双后腰体系下,他立刻变得生龙活虎,场均关键传球次数从零点三五次飙升至一点一八次。

输给乌迪内斯之后,教练发出的“矫揉造作”的批评

在输给乌迪内斯之后,因扎吉用了一个词来形容球队的表现:“矫揉造作”。他认为球员们过于执着于漂亮的传球配合,却不敢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将球轰入禁区。实际上,巴斯托尼的崛起,本身就是对这种“矫揉造作”的有力打破。一个中后卫敢于带球冲入四人包围圈进行射门,而中场球员们却还在进行着无谓的倒脚。

当然,也有人质疑这种打法正在过度消耗球员。巴斯托尼上赛季代表俱乐部和国家队出场了六十五场比赛,对阵维罗纳时的防守失误,很大程度上就是疲劳的直接产物。然而,因扎吉似乎别无选择:恰尔汗奥卢的状态跌至谷底,在一场比赛中,他的五次对抗竟然输掉了四次;姆希塔良的跑动距离也比上赛季减少了两公里。如果再不做出改变,球队甚至可能连欧冠资格都无法保住。

裁判报告中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:国际米兰是意甲联赛中被犯规次数最少的球队之一。这并非因为对手仁慈,而是球队中场缺乏爆发性的突破能力,对手根本找不到犯规的机会。反观巴斯托尼,他每九十分钟的带球推进次数高达一点九九次,在百分比排名中位列第九十八,也就是说,这位中后卫已经成为了球队最锋利的那柄矛。

因此,《米兰体育报》的那篇评论结尾充满了辛辣的讽刺:“如果说中后卫是球队的组织核心,那么中场又算什么?是摆设吗?”或许,答案早已写在冰冷的数据之中:巴斯托尼是意甲唯一一位能够进入“创造黄金机会”排名前十五的中后卫,而国际米兰中场球员的总断球数,却只能与降级区的球队相提并论。

标签:
收藏
分享
发表评论
发布
no-data暂无评论